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刷卡族

作 者:中国消费者报 万晓东   何春雷  阅读次数:8268次  发布日期:2006-09-04


约30.3%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信用卡,5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需要信用卡服务并希望持有信用卡。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日前在北京展开的调查显示――

“西出阳关,毋须腰缠万贯,何故?东渡扶桑,莫愁两袖清风,有卡!”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开始拥有自己的信用卡,过上了刷卡一族的生活,这副流行于大学校园的对联反映了一些大学生持卡族对这一新兴消费模式的感受。

近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在北京进行的相关调查表明,约30.3%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信用卡,58%的大学生认为需要信用卡服务并希望持有信用卡。面对巨大的市场,许多银行更把大学看作必争之地,记者在京城许多大学都见到过银行工作人员在现场办理信用卡的场景。那么,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持信用卡消费是什么观点?校园信用卡市场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正方观点: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消费

小田是从首都师范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四上学期他办理了某银行的一张信用卡,他告诉记者,“这张卡,在我毕业前后生活最窘迫的时候,对我可谓鼎力相助,帮我渡过了囊中羞涩的难关”。

据小田介绍,临近毕业前,他找工作急等着用钱,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他想起了那张信用卡有3000元的信用额度,于是立即激活了卡片,开始刷卡消费,还预借了部分现金。等到他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便立即还上了欠款。

采访中,一些大学生反映,信用卡的出现,解决了他们特殊时刻需要用钱的燃眉之急;大多数学生表示,并不担心出现透支现象。他们认为,大学生是具备一定知识背景的成年人,知道如何及时补齐信用卡上的差额,这样一来,正好锻炼和培养了大家的理财能力。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徐欢同学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先消费后还款的消费模式。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在逐步完善,大家越来越了解个人信用在今后生活中的重要性,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学会经营自己的电子钱包。如果正常使用信用卡,不出现欠款逾期不还的情况,就会积累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为以后的大额信贷消费打下基础。”

记者发现,在支持信用卡消费的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看中了信用卡消费的便利。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几所高校附近的一些商场、超市,那里的工作人员反映,现在刷信用卡消费的学生不少,大约10个学生消费者中有两三个选择刷卡付账。有的学生认为,时尚的支付感觉和良好的配套服务是大学生喜欢使用信用卡的原因。

反方观点:透支消费不能寅吃卯粮

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不少不赞成学生使用信用卡的声音。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梁燕一年多前办了一张信用卡。她告诉记者,当时并不知道信用卡和自己手中的牡丹灵通卡有什么区别,只是看到校园里有银行在办卡,工作人员称,办了卡就赠送可爱的毛绒小猪,并且免首年年费,刷够一定的次数还免下一年年费。于是,在毛绒小猪的诱惑下,她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可是,她从来没有激活卡片,更没有使用过信用卡透支功能。最近,听说信用卡不激活也可能收年费的消息,她立刻把信用卡销户了。

“我还是比较接受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这要比寅吃卯粮心里踏实得多。现在自己还没有收入,如果用信用卡透支,买东西先斩后奏,欠款最终还是由家长承担。”梁燕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梁燕这样,对信用卡的透支消费模式望而却步的也大有人在。不赞成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主要有几种理由,譬如大学生经济尚不独立,若滥用信用卡易造成盲目消费、不理性的消费,助长攀比消费的心理。透支后造成的经济负担,可能会导致一些大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对学习不利。如果透支后真的还不上钱,学生信用记录中会出现不良记录,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也不利。

“大学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信用卡这种透支消费的模式,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北京师范大学曹洋博士向记者表示。然而,他也担心,大学生的信用度有限,信用卡的申办通常情况下要求申办人具有稳定收人,对于没有稳定收人和固定职业的大学生,如何保证信用卡的“信用”是一个问题。另外,学生有可能经常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等到金额透支光,就把卡丢到一边,甚至忘了此事;加之部分大学生的法律及诚信意识较为淡薄,可能出现恶意透支现象。而信用卡在规定的还款日后,利息是以每天万分之五计算的,如到期还不了透支的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经济负担。

据了解,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超前消费”可能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的问题即使在美国这样的高度市场化的国家,也引起了社会高度重视。在2004年11月,纽约州州长签署一项法律,禁止信用卡公司在纽约各大学校园内进行各项广告宣传,招揽大学生用户。2004年,美国9个州通过了相同的法律,有7个州正在考虑通过类似的法律。
大学生是信用卡潜在优质客户

不管是否赞成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大学生都是信用卡潜在的优质客户。所以,国内多家银行,都把柜台摆到了大学校园里,上门现场为学生办理信用卡,并且对办卡者赠送礼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银行而言,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的优质客户群,是他们最看重的。

《中国消费者报》、搜狐网、迪纳市场研究院进行的信用卡消费行为调查显示,25-34岁年龄段的消费者或大学学历的消费者均表现出较强的使用倾向。

北京迪纳市场研究院总经理李金晖表示,我国目前有在校大学生1900万,市场空间已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很可能成为未来中上收入群体,一旦形成品牌忠诚度,能吸引他们使用银行提供的其他服务。

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公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每学期的消费支出高达4819元,这意味着大学生的人均年消费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纯收入(8472.2元)。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生的“消费地图”,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27%拥有个人电脑、19%拥有PDA、12%拥有MP3、6.6%拥有数码相机。目前大学生每学期自筹收入平均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占每学期支出的18%。

该报告还发现,在新生代的富裕群体中,随着年龄增长,尝试新品牌的意愿在逐渐递减,在高学历、高消费、高感度人群中,25-29岁年龄段人群,22%的人愿意尝试新品牌,而30-34岁人群中这一比例则减为12%。因此,报告得出结论,大学阶段是未来高收入人群(大学生)品牌忠诚形成、固化的关键期,银行错过这一时期,则意味着其在未来高端市场的竞争将处于劣势。

近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对6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有约30.3%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信用卡,5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需要信用卡服务并希望持有信用卡。在现今大学生群体中,现金仍是最普遍的消费付款方式,约占总被选比例的94.7%,而使用过借记卡和信用卡付款的比例为15.9%和17.2%。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认为,这一社会群体对拥有信用卡充满渴望,这将对信用卡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据了解,近期国内部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推出了大学校园信用卡业务,大学生只要填一张申请表,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即可办理。各地推出的校园信用卡总体看来,包括基本的透支消费、小额资金助学、ATM功能、电话银行服务、缴纳话费、网上服务、在线支付服务、特约合作商户打折消费和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等功能,以及出具个人信用报告、就业指导等多项增值服务。在方便了广大学生的同时,各商业银行也受益匪浅。

银行应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今年3月,北京迪纳市场研究院对全国通讯服务、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9类服务行业做的统计显示,分别有46.2%和16.8的被访者认为银行业服务质量好或很好,评价为很差及差的仅占10.3%。按5分制计算,银行业服务质量平均得分为3.67分,在9类服务行业中,位居榜首。

目前,各商业银行对大学生所提供的信用卡金融服务还较为单一,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是银行开发大学生信用卡客户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了解,大多数信用卡的服务局限在比较基础的透支功能上,一些贴近大学生实际情况的特色服务还处在开发初期。不仅如此,大学生人数众多,如何对这一庞大的市场进行细分,满足大学生群体千差万别的金融需求,也是商业银行在开发这一市场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如果要充分开发大学生这一市场,必须从各地各大学的实际出发,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如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同的学生等,他们的金融需求就因人而异。其次是服务定价的问题,以及透支限额如何确定的问题。过低的透支限额使得信用卡失去意义;过高的透支限额不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念,而且也增大了该业务的经营风险。所以应该在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透支的额度,并且根据客户的使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针对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大胆推出个性化服务,区别于其他的信用卡。

与此同时,也有人对大学生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表示担忧。不久前,北京银行状告21名大学生逃贷纠纷案,再次引起社会对大学生信用制度建设的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大学生信用制度尚未健全,没有有效的风险担保手段,校园信用卡交易笔数多、金额小,这给大学生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和大学进行广泛的合作,共同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同时在大学生中普及信用观念,加强信用教育。同时,还可以利用信用卡自身的特点,推进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设,使大学生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以杜绝恶性透支现象。

 


关闭】 【打印